首页 新闻资讯 生活服务 教育培训 网络科技 金融财经 电商美工 网站搭建

新闻资讯

你的位置:北京抖店网店美工 > 新闻资讯 > 小程序美工 古今辉映 遗址焕彩——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苏州实践

小程序美工 古今辉映 遗址焕彩——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苏州实践

发布日期:2024-07-17 06:00    点击次数:60

小程序美工  古今辉映 遗址焕彩——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苏州实践

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展厅俯拍 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供图

陆慕宋泾桥南遗址14号窑炉中出土的仙人、胡人及塔式建筑陶塑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供图

陆慕宋泾桥南遗址出土的“磨喝乐”陶塑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供图

日前,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会议在江苏苏州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大遗址保护利用取得积极成效,政策保障持续增强小程序美工,考古研究和系统保护成果突出,融合发展更具魅力活力。

近年来,江苏苏州出台相关政策落实考古前置,扎实推进地域文明探源工程,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元和塘古窑群入选江苏省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在古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上取得了积极成效。

“考古前置”落实古遗址保护

明代开始,苏州陆慕成为御窑金砖的生产基地,催生了陆慕窑业的发展。2023年12月,为配合苏州市相城区的土地出让工作,遵循“先考古、后出让”制度,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元和街道一处地块进行考古勘探与发掘,揭露出一处丰富的宋元至明清时期制陶窑业遗存,命名为陆慕宋泾桥南遗址。

考古工作站库房内,陆慕宋泾桥南遗址现场负责人陈璟介绍,此处窑业遗存属于元和塘古窑址群的一部分,相关发现为进一步解决长江下游地区宋元时期陶礼(祭)器及“磨喝乐”的产地、烧造工艺、产品流转和窑业功能分区等问题提供了关键指引,也为研究和探源陆慕窑业的发展及平江窑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资料。

2022年,结合实际工作,苏州市修订《苏州市地下文物保护办法》,将“先考古、后出让”原则写入政府规章中,在市域范围内实现了考古前置全覆盖。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考古管理处处长丁长伟介绍,2023年,苏州完成基本建设考古调查勘探186项,调查勘探总面积约2448万平方米,项目数量位居江苏省第一。

考古前置工作的落实,保护了一批文物和古遗址。通过对元和塘古窑址群进行的4次科学田野考古发掘,2022年,苏州叫停了元和塘附近的陆慕老街商住项目,后经专家论证,确定该古窑址群为“平江官窑”所在地。目前小程序美工,相城区将5.8万平方米的遗址分布区域进行原址整体保护,用大遗址思路保护以古窑址为文化核心的整个片区,让文化遗产融入市民生活。

考古支撑地域文明探源

根据目前考古发现,长江下游地区最早出现明显社会分化的是江苏张家港东山村遗址,详情页设计该遗址入选“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23年2月,东山村遗址开展新一轮发掘工作,进一步深化遗址内部功能分区和聚落结构,并利用长探沟了解遗址与外围水系之间的关系、墩体堆筑结构等相关问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2008年至2010年发掘区北部新发现了一处大型的连片红烧土堆积,以及围绕红烧土堆积的崧泽时期高等级墓葬。此次发现连片红烧土堆积的性质不同于普通的房屋倒塌堆积,或许带有祭祀性质,这一发现突破了对东山村整体聚落布局的认知。”张家港东山村遗址考古队队员葛昕炜告诉记者,这些发现再次证明了东山村遗址是5800年前环太湖地区崧泽时期的中心性聚落,是长江下游地区进入古国时代的代表性遗址。据透露,工作人员正加紧进行“东山村遗址保护与展示提升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

接单美工

考古研究在大遗址保护利用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2022年,苏州市委市政府发布《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实施意见》,苏州成为国内首个实施文明探源工程的地级市。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实施以来,苏州考古动作频频:草鞋山遗址第八次考古发掘启动,为研究马家浜时期的聚落形态、社会组织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创新成立苏州市吴越史地研究会、苏州市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充分发挥专家智库的桥梁纽带作用。

古遗址保护利用成果人民共享

“我们就好似这一粒粒谷子,深深地爱着,脚下的那片土地”“千年似昨日,先人稻作田”……走进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草鞋山遗址公园,便会被展板上一首首与草鞋山有关的诗歌吸引,诗歌的作者是苏州的中小学生。

6000年前,水网遍布、气候温和的阳澄湖南岸滋养了草鞋山先民,他们于此开启了农耕文明,被认为是江南文化的源头。2022年6月,约4万平方米的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核心区建成并面向社会公众开放,集合“行走在遗址间”主题展厅、古水稻田场景复原、考古工作站等功能空间,通过文化大讲堂、考古研学等活动,吸引线上线下超100万人次参与。

以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为契机,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正着力推动夷陵山本体保护展示及考古研究成果转化,探索“考古遗址+科技、研学、城市更新”融合发展路径。

考古成果和古遗址正在以各种形式融入现代生活。苏州张家港黄泗浦考古遗址公园在长江文化节期间推出“折叠黄泗浦”考古遗址元宇宙沉浸式体验展,吸引众多市民参与;金城新村遗址考古成果展在苏州古城核心位置开幕,打造“家门口的考古展”;集御窑遗址、残窑遗址群于一体的御窑金砖博物馆成为“网红打卡点”。

“苏州通过立法方式确定古遗址的法律地位,采取地方政府加专业机构的模式,联合开展大遗址保护和遗址公园立项与建设。”苏州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古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方面,希望能够突破“公园+博物馆”的传统利用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人文历史底蕴深厚且开放共享的公共空间。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姬尊雨)小程序美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联系方式:451255985@qq.com,进行删除。